九仙山历史文化遗存

撰文:林定泗

提要:铜陵镇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确如毛阿敏《美丽东山岛》歌词中所说的“每一块石头都是奧妙”、“ 每一片沙滩都是画卷”、“每一棵小草都是情缘”。准确些说,铜山城的每一块石头,每一株古树,每一处寺庙,都是历史,九仙山,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

本文试从九仙山的名称变化、宗教文化、商贸文化、景物景点、摩崖石刻乃至历代诗文六方面叙述九仙山的文化遗存问题。

 

一、九仙山的名称变化及其内涵

1.九仙山原名是“西山”

早在元末明初,铜山一带有金丁马铁四姓20余户人家之时,人们就把地处其西边的海滨一座小山称之为“西山”;明代洪武二十年,朱元璋派其亲信大将周德兴修建铜山城,翌年建成之后,前来驻守的军人们也随着原住民的习惯,依然称城西的小山为“西山”。这个叫法延续了数百年,直到明后期,文人们吟诗作文,仍然有人将它称之为“西山”——我们在明朝中后期乡贤、进士文三俊的诗句中仍然可以看到这样的称呼。早期的人们就把九仙山称之为“西山”,这是以地理位置而言的。

2.从“西山”到“九仙山”

“西山”到洪武二十七年(1394),有了新的名字“九仙山”。

洪武二十七年,周德兴又前来铜山城“调研”,发现驻守铜山城的漳州府兵“多不着伍”(引自《铜山志》,意思是驻守铜山城的漳州府兵因眷念父母妻小而偷跑回家,大多不在军营中)。对此,周德兴采取“大手笔”,从千里之遥的兴化府禧所调来1200名官兵(《铜山志》载:时“兴化民三丁抽一为军,以戍于斯”),取代漳州府籍官兵。行伍出身的周德兴,深知军人们长期离家的艰苦,采取更大胆的新举措,允许军人携带家眷来铜山安家。军人及其家属,到底故土情结强烈,将莆田九鲤湖仙公之神像也带到铜山城,并选址西山的大山岭置九仙宫以奉祀。至此,“西山”成了兴化府九里湖仙公分灵之地,被人们称之为“九仙山”。(《铜山志·卷之五祠祀志》

继续阅读“九仙山历史文化遗存”

“铜山十八景”探原(五)“九仙石室弹歌唱”

作者:林定泗

        铜山十八景的第五景,是“九仙石室弹歌唱”。

  我觉得应该先谈“九仙”,再谈“石室”,后说“弹歌唱”。先说“九仙”。所谓“九仙”,即九仙山。在铜陵古城西边,即华福九店背后的小山。此山虽海拔仅52米,然山不在高,有势则壮。乡贤明大学士黄道周在《铜山石室记》就赞道:“(九仙山)东赴如鹏,左舒右昂……是虽数十仞,具千仞之势矣!”就是说,九仙山的山势向东倾斜就像鹏鸟一样,左边舒缓而右边高高昂着。所以,这座山虽然不高,却具有千仞的山势了。倘若你是站在铜山内海的船上望此山,就会见到它雄据一方,巍然突兀,令人仰慕。相传,少年时候的黄道周,因爱此山,经常手捧经书就读于此地石室,不知是否因此才有少室山之名,这就不得而知了。

  明青以来,吟咏九仙石室的诗歌很多,著名的有明大学士林釬《题铜山石室》。诗云:“洞门六六锁烟霞,碧水丹山第一家。深夜寒泉流出月,晓天清露滴松花。”九仙山为历代军人所看中,亲切地它水寨大山,因为它原本是明朝初年的海军水寨;为文人所仰慕,叫它少室山,据说少年时期的黄道周,曾在此攻读;为僧人所觑觎,因为当年九鲤湖仙公的神灵分香祭祀此山的岩洞,僧人们于怀古之余,叫它九仙山;为本地百姓所乐往,羡仙之余,叫它九仙顶;为各地香客所青睐,但见观音端坐山中庙宇,便称此山为观音山。

继续阅读““铜山十八景”探原(五)“九仙石室弹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