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武亭松鸟仔”考

作者:林定泗

开 篇
  如今五十多岁以下的人大都不知道:此前咱东山先后有两个演武亭;更不知道有一句俗语,叫做“演武亭松鸟仔”。因为演武亭关系到我们铜山古城的历史,演武亭松鸟仔关系到铜山的历史文化,因此有说说的必要。
先说演武亭。演武亭也叫“演武场”、“教场”、“较场”、“校场”,即古代操演或比武的场地。铜山城的第一个演武亭,在今铜陵镇县图书馆前边,当今七十岁以上的老人仍习惯称之为“教场”。此教场为明初建,其长宽,据《铜山志·公署》云:“横量二十八丈,直七十六丈四尺,立石为界。”这“横”“直”到底有多长?以明世子朱载堉《律吕精义》载,明代的尺度分营造尺、量地尺和裁衣尺3种,其中量地尺1尺等于现在的32.7厘米,与当代的1尺等于33.3厘米相差无几。就是说,老演武亭的横为91.56米,直为249.83米。就其具体范围,其文载:“东至城,西至接官亭,南至真武庙,北至海。”若以“东”即图书馆墙根为起始,这个“长”恐怕要超过团结路了;真武庙即玄天上帝庙,即民众所称之“大庙头”。从这里到北边的海滨就是“横”了。

继续阅读““演武亭松鸟仔”考”

九仙山历史文化遗存

撰文:林定泗

提要:铜陵镇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确如毛阿敏《美丽东山岛》歌词中所说的“每一块石头都是奧妙”、“ 每一片沙滩都是画卷”、“每一棵小草都是情缘”。准确些说,铜山城的每一块石头,每一株古树,每一处寺庙,都是历史,九仙山,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

本文试从九仙山的名称变化、宗教文化、商贸文化、景物景点、摩崖石刻乃至历代诗文六方面叙述九仙山的文化遗存问题。

 

一、九仙山的名称变化及其内涵

1.九仙山原名是“西山”

早在元末明初,铜山一带有金丁马铁四姓20余户人家之时,人们就把地处其西边的海滨一座小山称之为“西山”;明代洪武二十年,朱元璋派其亲信大将周德兴修建铜山城,翌年建成之后,前来驻守的军人们也随着原住民的习惯,依然称城西的小山为“西山”。这个叫法延续了数百年,直到明后期,文人们吟诗作文,仍然有人将它称之为“西山”——我们在明朝中后期乡贤、进士文三俊的诗句中仍然可以看到这样的称呼。早期的人们就把九仙山称之为“西山”,这是以地理位置而言的。

2.从“西山”到“九仙山”

“西山”到洪武二十七年(1394),有了新的名字“九仙山”。

洪武二十七年,周德兴又前来铜山城“调研”,发现驻守铜山城的漳州府兵“多不着伍”(引自《铜山志》,意思是驻守铜山城的漳州府兵因眷念父母妻小而偷跑回家,大多不在军营中)。对此,周德兴采取“大手笔”,从千里之遥的兴化府禧所调来1200名官兵(《铜山志》载:时“兴化民三丁抽一为军,以戍于斯”),取代漳州府籍官兵。行伍出身的周德兴,深知军人们长期离家的艰苦,采取更大胆的新举措,允许军人携带家眷来铜山安家。军人及其家属,到底故土情结强烈,将莆田九鲤湖仙公之神像也带到铜山城,并选址西山的大山岭置九仙宫以奉祀。至此,“西山”成了兴化府九里湖仙公分灵之地,被人们称之为“九仙山”。(《铜山志·卷之五祠祀志》

继续阅读“九仙山历史文化遗存”

铜山十八景

        铜山十八景        铜陵镇的绝美景色,很多铜陵人,都会念上这么几句“铜山十八景,风动石九仙顶……”,但对于具体是哪些景色,其实也很难说的全。

        关于“铜山十八景”,清陈振藻所作《铜山志》卷一:方域志·形胜,有内八景、外八景、海天八景。内八景为,南溟书院、东壁文星、虎崆滴玉、鹅颈藏舟、天池胜景、石室仙岩、蓬莱仙迹、沙坡渔歌;外八景为,雪峰旭日、苏柱擎天、梁岳拥翠、招峦排青、归帆远棹、列屿高翻、龙潭石洞、狮屿瑶屠;海天八景为,净澜沈碧、晓曙浮红、征帆日照、窎屿星悬、秋涛喷雪、蜃云卧波、浪头鲲拍、沙际鸥飞。

        后有马兆麟先生的《咏铜山十八景》诗,“仙脚独步腾云汉,文公座上看天池。虎崆滴玉龙泉清,梁山倒影日月明。九仙石室弹歌唱,沙坡咿呵琴瑟声。七十二坎如云梯,百鸟归巢远高飞蓬莱仙景开圣迹,扬帆归澳得回归。仙桶沐浴可戒斋,石僧拜塔绫罗纱。故里放生三贵子,仙床睡卧万人家。东屿文峰神显灵,黄莺打桃鸟无情。风吹动石万钧重,摇倒旗山两马鸣。”

林定泗先生根据马兆麟先生的《咏铜山十八景》,对诗中的景色仔细探原,引用如下:

继续阅读“铜山十八景”

“铜山十八景”探原(十七)“风吹动石万钧重”

作者:林定泗

        铜山十八景的第十七景,是“风吹动石万钧重”。

        诗句中的“风吹动石”,即风动石,也叫“东壁星晖”。关于风动石的地理位置,我想不说大家也知道,但为了文字的整体性,还得引用一下有关的文字。

        据《铜山志》书(第五页)云:“东壁文星(即风动石) 城东有石如磐,上峙一石,高二丈许,半倚半垂,人卧石上。推以足则动,则不倾,高不危,此一胜也。”又(第八页)云:“风动石(一名兔石),在城内东方,有大石如磐,上崎一石,二丈许,下临深池,半崎半垂,风来自动,或人卧石上推以足亦动,侧不倾,高不危,外有环流,列幛如黛,巡按御史,镌三忠臣黄道周、陈士奇、陈瑸姓名于于石上,载府县志八景中所谓东壁文星即此也,凡诸名人歌咏甚多录记于此。”有关风动石的传说,是那么美好,都说是天上的七彩石造就;是女娲补天剩下的一块宝石送给东山;是天上的蟠桃掉到地上使然;是王母娘娘用玉簪让风动石和下面的磐石连接起来,所以无谓地震、风吹、浪打;当年日本人用铁链捆在风动石上,想把它拖到日本……风动石的影响,实在太大了。大凡到漳州,尤其到东山的人,都以为如果没有看到风动石,就等于白走了一趟东山;都想以自己的手脚,让这巨石在自己的力量作用下摇晃起来;都想在巨石旁留下倩影,作为永久的纪念;都凝望着巨石流连往返,都啧啧称奇……

继续阅读““铜山十八景”探原(十七)“风吹动石万钧重””

“铜山十八景”探原(十)“扬帆归澳得回归”

作者:林定泗

        铜山十八景的第十景,是“扬帆归澳得回归”。

        在马先生之前,文人们称其为“铜山胜景外八景之第八景,即归帆远棹”,到马先生之手,成此诗文,并被先生列为铜山十八景之一。

        查阅《铜山志》,曾记载文人陈少华先生七绝《咏铜山外八景诗·归帆远棹》,诗云:“渔罢廻船向浦归, 乘潮鼓棹夕阳微。远看片片帆摇影 好似群鸥次第飞。”诗人所描写的归帆远棹,确实很美。但这里要搞清楚的是,“扬帆”(即渔船)所“归”的“澳”,是哪个澳。就铜山属地之澳口,有南门澳、西门澳、大澳、后澳。我询问了诸多长者关于归澳之处,回答或泛指,或特指,都没个准。我以为,就早前渔船所归靠者,最多为西门澳,其次为大澳,再其次为后澳,南门澳因为属外海,风大浪高,不适合停靠,惟夏天一种“驶舟曾”作业,归船甚多。但渔船作业种类,多如牛毛,何一而足?

        如果就停泊船只的地方而言,在东山,“归帆”最多的怕就是“鹅颈藏舟”之地澳雅头了,但我们不能把自己的看法强加以前人。大约也因为如此,民国版的《东山县志·卷十名迹志》云:“(这些名迹)词多浮泛,景亦抽象,故皆删去不录。”为此,我以为:既然连具体的景点都无法确定,而泛泛地把它作为十八景之一,这样做不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