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镇沿革

铜陵镇       据《诏安县志》、《漳浦志》、《铜山志》、《东山县志》记载:东山岛在周朝之前为九州之扬州地。西周、春秋为七闽居住地。战国时属越地。先秦时期为闽越族地。秦王嬴政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属南海郡东境。秦末为南越王赵佗据地。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属“南海国”。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入属南海揭阳地至三国。东晋义熙九年(413),朝廷在蒲葵关(今漳浦盘陀岭)以南建绥安县,东山岛随之入属广州义安郡。隋开皇十二年(592),绥安县并入泉州治龙溪县。唐垂拱二年(686),陈元光入闽戍漳设漳浦、怀恩二县,东山岛属怀恩县。唐开元二十九年(741)撤怀恩,东山归属漳浦县,至宋、元。

        明洪武二十年(1387),江夏侯周德兴因防倭而在铜陵筑城垣,于同年八月十五日安城。洪武二十三年四月十五日,置铜山水寨。(“铜山”溯源取自铜砵的“铜”字,取铜陵古名东山的“山”字。)洪武二十六年(1393),铜山设守御千户所城。铜山改名铜陵,又叫铜海(包括铜砵村)。明嘉靖九年(1530),诏安建县,嘉靖十年(1531),以铜陵东坑石桥仔头为界,(现人民市场入口处以下,上至琥珀井龙巷直至草厝顶南诏馆)石桥以东城区仍隶属漳浦县称六都五图。石桥以西隶属诏安县称五都地,因此,铜陵(铜山)被割为漳埔县管辖。清康熙十九年(1680)四月,清副总兵詹六奇奉令复界,重修铜山所城,铜陵改为镇城。清雍正十三年(1735),东山全岛归属诏安县。宣统二年(1910),诏安县将东山岛设为自治区,分上区(铜陵)、中区(今康美、西埔、樟塘、前楼、杏陈)、下区(今陈城镇)。民国元年改住县佐。民国五年(1916)五月一日正式宣告福建省东山县成立,省派曹桢为东山县第一任知事,管辖本岛及其周边诸小岛和古雷半岛。因铜山与江苏省的铜山县同名,县名仍称东山。县治设在原铜山所城,即铜陵,铜陵称为城关。

继续阅读“铜陵镇沿革”

“助顺将军”——黄道周

黄道周像

           黄道周(1585-1646),漳浦县铜山所(今东山县铜陵镇)人,字幼玄,号石斋,明末著名学者、书画家、爱国民族英雄。世人尊称之“黄圣人”、“石斋先生”。明万历十三年(一五八五)生于漳浦县铜山所,即今东山县铜陵镇。

        黄道周自幼聪颖好学,少年时就有“闽海才子”之誉。二十五岁建漳浦东皋书舍,从事讲学著作。三十八岁中进士,先后任明天启朝翰林编修、经筵展书官,崇桢朝翰林侍讲学士、经筵展书官,南明弘光朝吏部侍郎、礼部尚书,隆武朝武英殿大学士、吏部和兵部尚书等职。他是在明末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激烈的时刻登上政治舞台的。崇桢皇帝日中后金的反间计,处死抗战名将袁崇焕,重惩辅臣钱龙锡等。朝中无人敢言是非。黄道周激于义愤,连奏三疏。刚愎自用的崇桢见疏大怒,将其降三级调用。道周以国事为重,不计个人得失,刚直不阿,敢言直谏,前后三十疏,直到被革除官职,甚至治罪入狱,表现了为国为民、光明磊落的情怀。晚年,他受命于危难之时,自请募兵北上抗清,在向江西姿源进军中,于牛头岭首战告捷,但终困后援不继,孤军深入而失败,在童家坊被俘。清军得黄道周,认为胜过占领几个州的土地,设宴招待,派人说降,均被他严词斥责和讽刺,并绝食以示必死之志。就义那天,他谈笑风生,从容为人挥亳酣书。临刑前,他咬破指头,血书“纲常万古,节义千秋,天地知我,家人无忧”。时顺治三年(一六四六)三月初五。

继续阅读““助顺将军”——黄道周”

铜山古城史话

原作者:许培斌

铜山古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她依山临海,逶迤数里,古城东门内,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东山风动石景区。六百多年来,古城几经战火兵燹,几度倾毁修复,历尽风雨沧桑,至今仍顽强地屹立在陵岛之东。六百多年的铜山古城,负载着铜山一段厚重的历史,延续着淳朴无华、风雨不惊的太古遗风,孕育出如黄(黄道周)陈(陈瑸、陈士奇)文(文三俊)唐(唐文灿)诸铜陵人杰。

铜山,环海为区,一岛孤悬,历代为外敌侵扰争夺之要地。明洪武二十年(1387),朱元璋为防御倭寇侵扰,派江夏侯周德兴来闽布防,建铜山所城。最初官军在龙潭山开筑城址,但因地势深入,不能外阻其锋,故周德兴选址在铜山东隅筑城。

铜山城环山而起,三面临海,唯西南隅与五都接壤。城基及城墙用条石干砌壘叠而成,内墙用粘土夹以碎石夯筑。城周围总长五百七十一丈(合1903米),高二丈一尺(合7米),墙体厚一丈(合3.33米),女墙(城墙上如齿状的矮墙)八百六十四堞,窝铺(供兵士睡觉的窝棚)十六间。驻军1200名,百户10员,千户4员,僉事(辅佐按察使、分领各项事务的正五品官员)1员。驻军原为漳籍兵员,因离家太近,多不在伍。洪武二十六年(1393),周德兴调兴化军入铜撤换漳军,并允许家属随军,以保军心长期稳定。

继续阅读“铜山古城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