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山十八景”探原(十)“扬帆归澳得回归”

作者:林定泗

        铜山十八景的第十景,是“扬帆归澳得回归”。

        在马先生之前,文人们称其为“铜山胜景外八景之第八景,即归帆远棹”,到马先生之手,成此诗文,并被先生列为铜山十八景之一。

        查阅《铜山志》,曾记载文人陈少华先生七绝《咏铜山外八景诗·归帆远棹》,诗云:“渔罢廻船向浦归, 乘潮鼓棹夕阳微。远看片片帆摇影 好似群鸥次第飞。”诗人所描写的归帆远棹,确实很美。但这里要搞清楚的是,“扬帆”(即渔船)所“归”的“澳”,是哪个澳。就铜山属地之澳口,有南门澳、西门澳、大澳、后澳。我询问了诸多长者关于归澳之处,回答或泛指,或特指,都没个准。我以为,就早前渔船所归靠者,最多为西门澳,其次为大澳,再其次为后澳,南门澳因为属外海,风大浪高,不适合停靠,惟夏天一种“驶舟曾”作业,归船甚多。但渔船作业种类,多如牛毛,何一而足?

        如果就停泊船只的地方而言,在东山,“归帆”最多的怕就是“鹅颈藏舟”之地澳雅头了,但我们不能把自己的看法强加以前人。大约也因为如此,民国版的《东山县志·卷十名迹志》云:“(这些名迹)词多浮泛,景亦抽象,故皆删去不录。”为此,我以为:既然连具体的景点都无法确定,而泛泛地把它作为十八景之一,这样做不妥的。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