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山十八景”探原(六)“沙坡咿呵琴瑟声”

作者:林定泗

  铜山十八景的第六景,是“沙坡咿呵琴瑟声”。

  诗句中的“沙坡”,有人写成“沙埔”;也有人写成“南浦”。前者意义上没有什么区别,倒是后者,一个“南”字,交代了方位,即铜陵古城的南边;一个“浦”字,交代了在水边。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马兆麟先生之前“铜山十八景”的“沙坡咿呵”,大多是“沙坡渔歌”;也有“沙堤落虹”,后者是另一景色,这里不说了。由于十八景是写“铜山”的,所以,它们的区别都不大,都是写铜陵古城南边的海滨沙滩。据《铜山志》书云:“(铜陵古城的南门湾)城南沙埔一湾,大小舟百艘以网以渔,四时不易共业,而暑天尤盛,或朝往暮归,或依泊数日。晚间和舷而歌,鸣桡互应如云,响穷彭蠡之滨,此一胜也。”(说明:彭蠡,即今江西省的鄱阳湖)

  诗文的“咿呵”,是象声词。或者可以理解成“渔歌”唱和之声,或者可以理解成劳动者在拉网时,发出的劳动号子。“渔歌”和“琴瑟”,是古人文章诗词中频频出现的词语。就“渔歌”而言,像北宋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写的“渔歌互答”,和下文的“此乐何及”,就是明证(上下文联系起来,意思是:有哪种快乐,能比欣赏渔歌的互相唱和更痛快呢)。至于“琴瑟”,意义则更为深远。琴瑟为两种古代乐器。《礼记·曲礼下》云:“士无故不彻琴瑟。”这里的“彻”是通,透的意思,句子的意思是:读书人没有理由不通晓琴瑟弹奏。《中论·修本》云:“琴瑟鸣,不为无听而失其调;仁义行,不为无人而灭其德。意思是:在弹奏琴瑟的时候,不因为人没有听到就乱弹琴;在践行仁义的时候,不因为没有人就失去道德。过去结婚的人家的门额上,或是床额上,红纸黄字,写的就是“琴瑟和鸣”,即像琴瑟发出的声音那样和鸣动听。

  马先生把渔歌和琴瑟联系起来,自有它的精妙之处。二者的共同点,是同为音乐;同为生活歌唱。不同点,前者为声乐,后者为器乐;前者为体力劳动者之吟唱,后者为读书人之弹奏。把二者结合起来,确实是极其优美的画面。是的,体力劳动者的劳动之歌,再加上读书人的琴瑟弹奏,“此乐何及!”与马先生感同身受的,何止一个。请听前人文二仰先生(即乡贤文三俊,明万历三十八年进士)咏《沙埔渔歌》的诗句:“汛汛渔舟影,飘然望海隈。斜阳烧半射,趋浪擢初回。收网笼明月,携浆醉月台。江皋欸乃拂,得意是蓬莱。”(诗文中第二句的“海隈”,即海湾。第四句的“半射”,阳光照射一半。第四句的“擢”,上升的意思。第六句的“江皋”,水边的高地。“欸乃”,是象声词,即摇橹发出的声音。)

  我常在没事的时候,或者是早晨,或者是晚间,到南门海边沙地上走走,坐坐。此时,映入眼帘的,常常是“搬山网”者在劳作的场景。这景色,着实太吸引人了。蓝天、碧海、白云,银色的海滨沙滩上,一排拉网者,扯着一条网绳;一只小船,载着渔网,荡着桨,驶向离岸边约两百米远的水域,然后撒网;再折回;然后把渔网的另一头网绳,交给另一边的拉网人;然后渔网两边的人平均用力,把渔网往岸上拉。这时候,往往就有人唱着渔歌,借以鼓劲、合力。等到渔网上岸了,拉网者,观赏者,无不激动起来,欢呼起来——前者为劳动的收获,后者为劳动者的收获而庆幸。

  想象一下,如果这个时候,有读书人在岸边的阁楼上,一边观赏这劳动加渔歌唱和的场面,一边弹奏琴瑟。这其中的美妙和惬意,有什么语言能够描述?为此,我认为,把“沙坡咿呵琴瑟声”作为铜山十八景之一,是很妙的。当然,在我们的家乡,月牙形的海湾何止铜陵古城南边的南门湾,还有六个海湾,都有美丽的沙滩,都可以有“沙坡咿呵”,同样也都可以“琴瑟声”的。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