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山十八景”探原(二)“文公座上看天池”

作者:林定泗

        铜山十八景的第二景是“文公座上看天池”。

  所谓“文公”,即朱文公朱熹。明嘉靖五年(1526)巡海道蔡公潮在铜陵城古嵝山上建文公祠,祭祀朱文公,因此得名文公祠,也叫朱子祠。清朝乡人陈振澡所撰《铜山志》云:“(文公祠)府志(即《漳州府志》)名曰:‘南溟书院’,明嘉靖五年(1526)巡海道蔡公潮建,奉旨祀典,(?)迁毁坏,至国朝康熙三十六年(1697)浦邑主陈公汝咸与乡绅唐朝彝同重建,特配乡先贤忠端公黄石斋先生神位,迨道光十年(1830)閤(同阖)铜士庶等重修,此祠地先正乡贤进食林五云先生送建。《铜山志》在另一处又云:“朱文公祠,在城内暸高山上,明嘉靖五年巡海道蔡公潮观风至此,后生员游鸿翀等请建祠塑像祀典……岁以春秋仲月次丁日,所(指铜山所)官致祭。”文公祠所在的山,名古嵝山,或叫暸高山。这两个名字,今天知晓的人不多,尤其是后者。可是你别看这高不上百米又不知晓的小山,却如古人之所言:山不在高。关键在其作用,在其人文的内涵。

  从军事上讲,这座山矗立与东山内海的入海口,俯瞰东山港,扼内海与外海之要冲,地理形势十分险要,军事作用也因之十分重要。当年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船队、施琅将军攻打台湾的船队,都集结于山下的西门澳,及至历代海防之哨船、快船,到抗战时期中国军队和日本军舰,都视之为军事要地。

  从人文内涵上讲,从铜山古城建成以来,无数文人墨客,来到此山,观沧海,视民生,联系自己的宦海浮沉,往往感慨万千而留下墨迹——单看文公祠附近的“天开文运”、“学海文澜”、“与造物游”“天临海境”等摩崖石刻,就可见一斑。

  《铜山志》中,有《春日谒文公祠》诗赞云:

  “从学延平得道回,馨香奕禩有由来。(禩,同祀)峰头画栋勤瞻仰,天壮文澜任溯洄。迁跂渊源通一贯,(迁跂,抬起脚后跟站着)素饮品诣埒三台。于今领略春风里,顿觉胸中毛塞开。”

  单有这么多的人文景观,我想,把它作为铜山十八景之一,就已足够了。然而这里更有“看天池”之美。所谓“天池”,即东山内海。君不见,站在文公祠面北,眼前的“天池”,美不胜收:“池”面烟波浩淼,列屿高翻;西边的东山港,一片繁忙景象;待晓日初升,池面金光万丈;遇明月高悬,池面堆满白银……这一切,怎不令人神往!站在文公祠,瞻仰和缅怀朱文公,观赏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摩崖石刻,联系自己的宦海浮沉,进而感悟人生,怎不令人感慨万千!这种自然的和人文的巧妙的结合,不正是文公座上看天池之所得么?这种巧妙的结合,普天之下,有多少景致可及?

  为此,马先生把这里作为铜山十八景之一,完全正确。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