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山十八景”探原(结束语)

作者:林定泗

        探究了马兆麟先生的“铜山十八景”,本人提出自己的若干看法。

        一. 应该把铜山十八景改为东山十八景

        马先生对历史上的铜山十八景作了筛选,对新的铜山十八景作了具体而且形象的描述,给后人留下对铜山景色的大体轮廓,功不可没。但铜山十八景,就其范围而言,毕竟太小了。铜山十八景和东山十八景,虽然只一字之差,范围大小就不一样了,前者指铜陵地区数平方公里的地方,后者指全岛194平方公里的陆地和2000平方公里的海域。在发展东山旅游的今天,毫无疑问应该扩大视野,这才是发展我县旅游事业的大手笔。

        二.铜山十八景必须再筛选,并补上全县性的景点

        马先生对铜山十八景,大多选得很对,但有的“景”却令我难以苟同,比如仙脚蹄和仙桶,总共不外两平方米的地方,居然成为铜山的两个景点;比如一块经过人工加工的石头,即“仙眠床”, 比如地方上的名人“三贵子”,把它们作为一个地方代表性的景点,都值得商榷。同时,必须把铜陵之外的美丽景点,补充进来。

        三.应该请有关部门和专家,给东山十八景的内涵下定义

        我以为,要选取新的东山十八景,首先应该弄清楚,具备什么样的自然风光或人文景观,才能达到上“景”的条件,否则,再怎么选,都无结果,而且会引来不必要的争端。

        四.应该对东山十八景给予科学的布局规划

        我以为应该对东山的景点作科学地规划。比如,以铜陵为龙头,以马銮湾、金銮湾、乌礁湾是龙身,以澳角为龙尾;以岛内的景点和海上的景点,为龙周围的珠子。如果这样,东山十八景,就成了蛟龙戏珠,多美啊!

        假如这样的话,那就——

继续阅读““铜山十八景”探原(结束语)”

“铜山十八景”探原(十八)“摇倒旗山两马鸣”

作者:林定泗

        铜山十八景的第十八景,也是最后一景,是“摇倒旗山两马鸣”。

        首先,要搞清“摇倒旗山”是怎么回事。

        根据文化部门退休老干部陈坤生老先生说,在竹枝山对面,即西铜公路往大澳渔港方向的右边,是一个相当平缓的山坡。这山坡很像一面倒放在地上的旗帜,因此古代这地方就叫倒旗山。但是现在这个地方早已是民房林立,这面倒在地上的旗帜也没了踪影。至于“两马鸣”,这里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两马”,指的是马兆麟和马徵祥父子的陵墓;或者说是马兆麟先生两个祖宗的陵墓。前者所说的这两个人,应该可以说是铜山人的骄傲,他们同是前清的举人,前者是著名画家、诗人和教育家,后者是教育家和书法家。但是,我以为如果把地方名人的陵墓当一方代表性的景物来说,那就很不得体了;更何况哪有自己夸耀自己的道理?尤其是铜山十八景诗,是马兆麟先生之作,他怎么会在自己健在的时候说自己的坟墓呢?

        另一种说法,是在竹枝山有一个地方有两块像马而且相向的石头,因此那里就叫做“两马鸣”。假如是这样,那“旗山”就应当是“枝山”——闽南话,“旗”和“枝”同音,似有一定道理。可是即便如此,连当地人都极少知道的地名,要称它为景点,本身就值得商榷,更何况作为代表性景点,就更显得离奇了。我曾经为了寻找这个地点的可接受性,爬到竹枝山,寻遍其中的石头,看有没有像马的,可惜无法见到——不管是从什么角度看,都是如此。

        就此问题,我多次与退休文化部门干部陈坤生老先生联系,在2008年6月11日再次打电话询问了老先生,试图得到新的解释,但都无法得到满意答复。鉴于此,我以为把“摇倒旗山”(或两马鸣)作为铜山十八景之一,是很不妥当的。

“铜山十八景”探原(十七)“风吹动石万钧重”

作者:林定泗

        铜山十八景的第十七景,是“风吹动石万钧重”。

        诗句中的“风吹动石”,即风动石,也叫“东壁星晖”。关于风动石的地理位置,我想不说大家也知道,但为了文字的整体性,还得引用一下有关的文字。

        据《铜山志》书(第五页)云:“东壁文星(即风动石) 城东有石如磐,上峙一石,高二丈许,半倚半垂,人卧石上。推以足则动,则不倾,高不危,此一胜也。”又(第八页)云:“风动石(一名兔石),在城内东方,有大石如磐,上崎一石,二丈许,下临深池,半崎半垂,风来自动,或人卧石上推以足亦动,侧不倾,高不危,外有环流,列幛如黛,巡按御史,镌三忠臣黄道周、陈士奇、陈瑸姓名于于石上,载府县志八景中所谓东壁文星即此也,凡诸名人歌咏甚多录记于此。”有关风动石的传说,是那么美好,都说是天上的七彩石造就;是女娲补天剩下的一块宝石送给东山;是天上的蟠桃掉到地上使然;是王母娘娘用玉簪让风动石和下面的磐石连接起来,所以无谓地震、风吹、浪打;当年日本人用铁链捆在风动石上,想把它拖到日本……风动石的影响,实在太大了。大凡到漳州,尤其到东山的人,都以为如果没有看到风动石,就等于白走了一趟东山;都想以自己的手脚,让这巨石在自己的力量作用下摇晃起来;都想在巨石旁留下倩影,作为永久的纪念;都凝望着巨石流连往返,都啧啧称奇……

继续阅读““铜山十八景”探原(十七)“风吹动石万钧重””

“铜山十八景”探原(十六)“黄莺打桃鸟无情”

作者:林定泗

        铜山十八景的第十六景,是“黄莺打桃鸟无情”。

        关于黄莺打桃。原诗文云:“黄莺打桃鸟无情。” 黄莺打桃,涉及的景物一是“黄莺”,一是“桃”。

        先说“桃”。其实它就是当今“大名鼎鼎”的风动石。说风动石像桃,那是很形象的。但见它对海的下方是尖的,面向关帝庙的地方则是大而圆,真的很像一个置于磐石上的桃子。因此,风动石在古时候就被人称为蟠桃石,许多有关风动石的诗文也这么称呼的。

        那么,“黄莺”呢?原来,在风动石下边,有一块大石,形如黄莺——当然,这得站在离“黄莺”大约150米远的西边看过来,或者,得坐船,从海上往上观赏,才成形。可惜的是,从西边的看点观赏,现在已经很难,因为这里杂草丛生,树林茂密。而从海上观赏,哪来的船?租一只船吧,又不合算。看来,得想个好方法才行啊!扯远了。

        让我们把这两个景物联系起来:这只贪吃的人间“黄莺”,正凝视着天堂美味仙桃,想振翅前冲“下手”。诗人如此形容饿莺扑食的情状,正从内在气质上生动地表现这个景物的生动形象,把不动的景物写活了。当然,这只“黄莺”,并不太大,远不如风动石之巨。如此看来,这只小小的“黄莺”,要“打”风动巨石这“桃”,也类于“蛇吞象”之属啊!大约也正因为如此,马先生在诗句的后三字说“鸟无情”,也不假啊!

“铜山十八景”探原(十五)“东屿文峰神显灵”

作者:林定泗

        铜山十八景的第十五景,是“东屿文峰神显灵”。

        这里,必须介绍“东屿”、“文峰”和“神显灵”。先说东屿。

        从铜山古城北门下边的客运码头乘船,往东大约走两海里水路,就到了著名的东门屿。

        东门屿名字的由来,肯定与铜山古城有直接的关系:它刚好在古城的东门外,故名。由此说,这名字,应该是在古城建成之后的明洪武二十年,即公元1388年之后,也就是距今大约有620年前。东门屿也叫塔屿,之所以叫塔屿,当然与岛上的宝塔有关系。而宝塔的建成,则是在明朝中期的嘉靖五年(1526)。可见是先有东门屿之名,再有塔屿的名字。至于这个小岛被称为东门屿之前是什么名字,就不得而知了。

        东门屿位于东山内海与外海的交汇处,面积仅1平方公里;海岛的形状近似“土”字型。它与温州的江心屿、厦门的鼓浪屿、台湾的兰屿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屿。站在古城往东北看,可见东山内海水域之内,小岛星罗棋布,而东门屿则在这些小岛的最南端。

        岛上岩石跌宕,怪异嶙峋,巍然高耸于东山港出海之要冲。一大片坦荡的水域,包围着一座突兀的山峰,山水相应成趣。从山脚望峰顶,但见蓝天白云,宝塔如剑,刺入其中,令人不免而发“噫嘘唏!危呼高哉”之叹。在这奇形怪状的山石间,栽种着黛绿色美洲小黑松;还在山道的拐弯处还点缀着数个凉亭,使得这山峰如极度扩大的盆景,一见而感觉似自家屋里的或是在哪个公园见到的盆景杰作,因似曾相识而倍感亲切。

继续阅读““铜山十八景”探原(十五)“东屿文峰神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