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山十八景”探原(九)“蓬莱仙景开圣迹”

作者:林定泗

  铜山十八景的第九景,是“蓬莱仙景开圣迹”。

  蓬莱仙景,也叫蓬莱仙迹,或作“蓬莱仙岛”。《铜山志》书第五页云:“(近汉崛宫)临海有大石,(?)下巨浪吞吐,中一洞穴,有仙人迹,可容三四人,清幽绝伦,别一(有?)洞天,此一胜也。”蓬莱仙景的位置,如果按清代人说的“近汉崛宫”,现代人恐怕没有几个人懂得。但如果说它在虎崆滴玉右侧靠南门方向大约100米的地方,大家就很清楚了。这蓬莱仙景,其实是一处很具特色的地方,大体是一个喇叭状的大沟壑。但见这里怪石嶙峋,深深的沟壑,突兀的巨石,交错其间。重重叠叠的花岗岩,经千万年来海风海浪的侵蚀和日晒雨打,形成的奇形怪状、凹凸深浅,无法用文字描述。大约也因为如此,人们就称其为蓬莱,为仙景。不知在哪个时代,哪个人,在这里的岩石上镌刻“蓬莱”两个字,可惜字太小,每个大约仅10多厘米,而且笔画都比较浅,因此没注意,游人很难发现它。涨潮时候,蓬莱沟壑间潮水西涌,南风鼓浪,汹涌澎湃的浪涛,顺着这个狭小的喇叭形,猛烈地冲撞,那气势,苏东坡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豪放词句,在这里都显得无力。

  历代文人对“蓬莱仙迹”情有独钟,明朝进士、乡贤文二仰先生有五言律诗云:“孰谓毛难渡,宛然在此间。潆洄连岛屿,崨?出沙湾。解佩寻前迹,吹笙厕旧班。何须填沧海,使得入仙关。”

  又清代乡贤陈振藻有七言绝句诗云:“清幽佳境恍仙台,巨迹长留绝俗埃。何用遐寻鳌擎处,海滨早自有蓬莱。”

  又清代文人陈文焕七言绝句诗云:“泉如甘露润诗喉,身在神州不记游。石洞恰容三两客,薰风入座尽仙俦。”

  景致虽好,可是由于这里巨石沟壑交错,没路可走,所以很难有人到达这里。我为了写此文,约了县博物馆的陈立群先生陪同前往,也是走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

  因此,如果要开发这处风景,恐怕要花费很大的物力财力。

“铜山十八景”探原(八) “百鸟归巢远高飞”

作者:林定泗

  铜山十八景的第八景,是“百鸟归巢远高飞”。

  所谓的“百鸟归巢”,民国版《东山县志·卷十·名迹志·泉石》第344页载:“百鸟泉在龙潭山阴,竹枝山麓。泉深约尺许,澄莹如玉,烹茶酿酒尤佳。以瓷器盛之,历久不腐。泉后有覆石,如床帐可坐卧。旁镌‘百鸟归巢’,不知何所指。相传是地多树木,蓊郁成林,百鸟归之。今兀然无存者,其字亦漫欲灭云。”百鸟归巢,“在龙潭山阴,竹枝山麓”。我们知道,古文中的山南水北,谓之阳;反之,即北。换句话说,百鸟归巢,在龙潭山的北面(龙潭山,也叫红山,即今红山部队驻地)。

  这里,有澄莹如玉的清泉,是烹茶酿酒的好水。用瓷器盛之,历久不腐。在这个泉的后面,有像床帐可坐卧的覆石。在泉水边的巨石上,镌刻着“百鸟归巢”。这个地方,有很多树木,蓊郁成林,各种各样的鸟儿,都来这里栖息。我查看了清代《铜山志》书第十页的“南鸟归巢”(也作“百鸟归巢”),上云:“在城西距城三里,与东岭相前后,在竹枝山半腰,其窟深广尺余,泉极净洁,长流不息,烹茶发香,酿酒尤冽,而瓷器盛之,历久不变。泉上有一自然小石室,清幽绝俗,此一胜景也。”多好的一个地方!可惜这个地方所镌刻的“百鸟归巢”,在民国时期就已经“兀然无存”;这个地方的树林,在更早的时候就已经荡然无存了。

  水没了,树也就没了;树没了,百鸟就无巢可归了;百鸟不来了,就更谈不上看百鸟“远高飞”了。我们现在只能在志书上查阅这个曾经的美景,掩卷沉思,环境保护,重要啊!

“铜山十八景”探原(七)“七十二坎如云梯”

作者:林定泗

  铜山十八景的第七景,是“七十二坎如云梯”。

  所谓的“七十二坎”,指的是从铜陵的顶街北拐到一条通文公祠的登山小路。这条路,算起来有七十二个台阶,沿山腰和巨石蜿蜒到文公祠。远远看去,这景色如国画一般,尤其是有雾的天气,曚昽中的小山路,若有若无,给人许多遐想,确实很有诗意。倘若小上行其间,回首歇息,这个时候必然面对浩瀚的大海,敞开胸怀,让和美的海风吹拂着自己,不啻是一种极好的享受。但是我觉得七十二坎,毕竟太短了,天底下远比它长的阶梯,实在是太多了。这样的景物,作为铜山十八景之一,我觉得反倒折杀了其他景色。所以我觉得马先生此举未免小题大做了。

“铜山十八景”探原(六)“沙坡咿呵琴瑟声”

作者:林定泗

  铜山十八景的第六景,是“沙坡咿呵琴瑟声”。

  诗句中的“沙坡”,有人写成“沙埔”;也有人写成“南浦”。前者意义上没有什么区别,倒是后者,一个“南”字,交代了方位,即铜陵古城的南边;一个“浦”字,交代了在水边。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马兆麟先生之前“铜山十八景”的“沙坡咿呵”,大多是“沙坡渔歌”;也有“沙堤落虹”,后者是另一景色,这里不说了。由于十八景是写“铜山”的,所以,它们的区别都不大,都是写铜陵古城南边的海滨沙滩。据《铜山志》书云:“(铜陵古城的南门湾)城南沙埔一湾,大小舟百艘以网以渔,四时不易共业,而暑天尤盛,或朝往暮归,或依泊数日。晚间和舷而歌,鸣桡互应如云,响穷彭蠡之滨,此一胜也。”(说明:彭蠡,即今江西省的鄱阳湖)

  诗文的“咿呵”,是象声词。或者可以理解成“渔歌”唱和之声,或者可以理解成劳动者在拉网时,发出的劳动号子。“渔歌”和“琴瑟”,是古人文章诗词中频频出现的词语。就“渔歌”而言,像北宋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写的“渔歌互答”,和下文的“此乐何及”,就是明证(上下文联系起来,意思是:有哪种快乐,能比欣赏渔歌的互相唱和更痛快呢)。至于“琴瑟”,意义则更为深远。琴瑟为两种古代乐器。《礼记·曲礼下》云:“士无故不彻琴瑟。”这里的“彻”是通,透的意思,句子的意思是:读书人没有理由不通晓琴瑟弹奏。《中论·修本》云:“琴瑟鸣,不为无听而失其调;仁义行,不为无人而灭其德。意思是:在弹奏琴瑟的时候,不因为人没有听到就乱弹琴;在践行仁义的时候,不因为没有人就失去道德。过去结婚的人家的门额上,或是床额上,红纸黄字,写的就是“琴瑟和鸣”,即像琴瑟发出的声音那样和鸣动听。

继续阅读““铜山十八景”探原(六)“沙坡咿呵琴瑟声””

“铜山十八景”探原(五)“九仙石室弹歌唱”

作者:林定泗

        铜山十八景的第五景,是“九仙石室弹歌唱”。

  我觉得应该先谈“九仙”,再谈“石室”,后说“弹歌唱”。先说“九仙”。所谓“九仙”,即九仙山。在铜陵古城西边,即华福九店背后的小山。此山虽海拔仅52米,然山不在高,有势则壮。乡贤明大学士黄道周在《铜山石室记》就赞道:“(九仙山)东赴如鹏,左舒右昂……是虽数十仞,具千仞之势矣!”就是说,九仙山的山势向东倾斜就像鹏鸟一样,左边舒缓而右边高高昂着。所以,这座山虽然不高,却具有千仞的山势了。倘若你是站在铜山内海的船上望此山,就会见到它雄据一方,巍然突兀,令人仰慕。相传,少年时候的黄道周,因爱此山,经常手捧经书就读于此地石室,不知是否因此才有少室山之名,这就不得而知了。

  明青以来,吟咏九仙石室的诗歌很多,著名的有明大学士林釬《题铜山石室》。诗云:“洞门六六锁烟霞,碧水丹山第一家。深夜寒泉流出月,晓天清露滴松花。”九仙山为历代军人所看中,亲切地它水寨大山,因为它原本是明朝初年的海军水寨;为文人所仰慕,叫它少室山,据说少年时期的黄道周,曾在此攻读;为僧人所觑觎,因为当年九鲤湖仙公的神灵分香祭祀此山的岩洞,僧人们于怀古之余,叫它九仙山;为本地百姓所乐往,羡仙之余,叫它九仙顶;为各地香客所青睐,但见观音端坐山中庙宇,便称此山为观音山。

继续阅读““铜山十八景”探原(五)“九仙石室弹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