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山十八景”探原(五)“九仙石室弹歌唱”

作者:林定泗

        铜山十八景的第五景,是“九仙石室弹歌唱”。

  我觉得应该先谈“九仙”,再谈“石室”,后说“弹歌唱”。先说“九仙”。所谓“九仙”,即九仙山。在铜陵古城西边,即华福九店背后的小山。此山虽海拔仅52米,然山不在高,有势则壮。乡贤明大学士黄道周在《铜山石室记》就赞道:“(九仙山)东赴如鹏,左舒右昂……是虽数十仞,具千仞之势矣!”就是说,九仙山的山势向东倾斜就像鹏鸟一样,左边舒缓而右边高高昂着。所以,这座山虽然不高,却具有千仞的山势了。倘若你是站在铜山内海的船上望此山,就会见到它雄据一方,巍然突兀,令人仰慕。相传,少年时候的黄道周,因爱此山,经常手捧经书就读于此地石室,不知是否因此才有少室山之名,这就不得而知了。

  明青以来,吟咏九仙石室的诗歌很多,著名的有明大学士林釬《题铜山石室》。诗云:“洞门六六锁烟霞,碧水丹山第一家。深夜寒泉流出月,晓天清露滴松花。”九仙山为历代军人所看中,亲切地它水寨大山,因为它原本是明朝初年的海军水寨;为文人所仰慕,叫它少室山,据说少年时期的黄道周,曾在此攻读;为僧人所觑觎,因为当年九鲤湖仙公的神灵分香祭祀此山的岩洞,僧人们于怀古之余,叫它九仙山;为本地百姓所乐往,羡仙之余,叫它九仙顶;为各地香客所青睐,但见观音端坐山中庙宇,便称此山为观音山。

继续阅读““铜山十八景”探原(五)“九仙石室弹歌唱””

“爱我铜陵”系列丛书

“爱我铜陵”系列丛书简介

        围绕东山县县委提出的“建设美丽的生态旅游海岛”的目标,近两年来,铜陵镇致力于建设历史文化名镇和风情旅游重镇,2013年初,铜陵镇党委、政府成立“爱我铜陵”编委会,聘请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林达祥、县政协副主席刘小龙担任顾问,组织本镇文史工作人员,选取铜陵最具代表性的历史典籍、人物和事件,编辑出版系列丛书。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于2014年4月顺利出版发行。2014年初,铜陵镇党委、政府又提出“铜陵历史文化复兴计划”,并于2014年5月9日召开隆重的启动仪式。会上,成立铜陵镇“铜山古城文化发展促进会”,并举行系列丛书首发式。

系列丛书之一:《〈铜山志〉注译》  林定泗主编

铜山志注释

        编者历经十几年潜心寻找、挖掘本县、附近的县市和全国各大城市的图书馆、方志办以及有关部门,积累了大量资料,对发现的《铜山志》10种版本加以校对、比较、研究,选定文史界比较认同的清·陈振藻的多种手抄本,加以反复校对、断句、注释,对其中的重要文章进行翻译。

继续阅读““爱我铜陵”系列丛书”

铜山风动石

铜山风动石          铜山风动石位于东山县铜陵镇东南隅岣嵝山东麓,东山风动石景区内。清代陈振藻《铜山志》载:“城东有石如盘,上峙一石,高二丈许,半踦半垂,人卧石上,推以足则动,侧不倾,高不危”。风动石高4.37米,宽44.47米,长4.46米,重约200吨,上尖底圆,状似仙桃,巍然“搁”在一块卧地凸起且向海倾 斜的磐石上,两石的接触面仅为十余平方厘米。狂风吹来时,巨石轻轻摇晃不定,人若仰卧盘石上,跷起双足蹬推,巨石也摇晃起来,但又不会倒下,诗曰:“风吹一石万钧动”。

        石上留有许多历代名人石刻。正面“铜山风动石”为黄道周题,左旁镌:黄道周、陈瑸、陈士奇,题后记:“永历戊子(1648)秋广平路振飞题”。“铜山风动石”原为“铜山三忠臣”,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有人把“铜山三忠臣”铲掉,改镌为“铜山风动石”。右侧毛泽东的“风景这边独好”,原为清康熙年间,漳浦县知县陈汝咸题的一首诗“何年鞭到故留踪,抱笏吾将拜此中。饮羽醉归真避矢,点头顽化似因风。幡幢动处闻禅语,鳞甲秋时想汉功。石上依稀数行字,我来磨洗认三忠。”二十世纪“文化大革命” 中,被人铲磨掉,改镌为“风景这边独好”。盘石右侧有明代霞山居士题写的“东壁星晖”四个大字,左边竖起石碑由明水师提督程朝京题诗“造化原来只一丸,东封函谷万层峦。天风吹向关中坠,海飙还能逐势抟。五丁欲举难为力,一卒微排不饱餐。鬼神呵护谁能测,动静机宜在此观。”。

继续阅读“铜山风动石”

“助顺将军”——黄道周

黄道周像

           黄道周(1585-1646),漳浦县铜山所(今东山县铜陵镇)人,字幼玄,号石斋,明末著名学者、书画家、爱国民族英雄。世人尊称之“黄圣人”、“石斋先生”。明万历十三年(一五八五)生于漳浦县铜山所,即今东山县铜陵镇。

        黄道周自幼聪颖好学,少年时就有“闽海才子”之誉。二十五岁建漳浦东皋书舍,从事讲学著作。三十八岁中进士,先后任明天启朝翰林编修、经筵展书官,崇桢朝翰林侍讲学士、经筵展书官,南明弘光朝吏部侍郎、礼部尚书,隆武朝武英殿大学士、吏部和兵部尚书等职。他是在明末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激烈的时刻登上政治舞台的。崇桢皇帝日中后金的反间计,处死抗战名将袁崇焕,重惩辅臣钱龙锡等。朝中无人敢言是非。黄道周激于义愤,连奏三疏。刚愎自用的崇桢见疏大怒,将其降三级调用。道周以国事为重,不计个人得失,刚直不阿,敢言直谏,前后三十疏,直到被革除官职,甚至治罪入狱,表现了为国为民、光明磊落的情怀。晚年,他受命于危难之时,自请募兵北上抗清,在向江西姿源进军中,于牛头岭首战告捷,但终困后援不继,孤军深入而失败,在童家坊被俘。清军得黄道周,认为胜过占领几个州的土地,设宴招待,派人说降,均被他严词斥责和讽刺,并绝食以示必死之志。就义那天,他谈笑风生,从容为人挥亳酣书。临刑前,他咬破指头,血书“纲常万古,节义千秋,天地知我,家人无忧”。时顺治三年(一六四六)三月初五。

继续阅读““助顺将军”——黄道周”

铜山古城史话

原作者:许培斌

铜山古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她依山临海,逶迤数里,古城东门内,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东山风动石景区。六百多年来,古城几经战火兵燹,几度倾毁修复,历尽风雨沧桑,至今仍顽强地屹立在陵岛之东。六百多年的铜山古城,负载着铜山一段厚重的历史,延续着淳朴无华、风雨不惊的太古遗风,孕育出如黄(黄道周)陈(陈瑸、陈士奇)文(文三俊)唐(唐文灿)诸铜陵人杰。

铜山,环海为区,一岛孤悬,历代为外敌侵扰争夺之要地。明洪武二十年(1387),朱元璋为防御倭寇侵扰,派江夏侯周德兴来闽布防,建铜山所城。最初官军在龙潭山开筑城址,但因地势深入,不能外阻其锋,故周德兴选址在铜山东隅筑城。

铜山城环山而起,三面临海,唯西南隅与五都接壤。城基及城墙用条石干砌壘叠而成,内墙用粘土夹以碎石夯筑。城周围总长五百七十一丈(合1903米),高二丈一尺(合7米),墙体厚一丈(合3.33米),女墙(城墙上如齿状的矮墙)八百六十四堞,窝铺(供兵士睡觉的窝棚)十六间。驻军1200名,百户10员,千户4员,僉事(辅佐按察使、分领各项事务的正五品官员)1员。驻军原为漳籍兵员,因离家太近,多不在伍。洪武二十六年(1393),周德兴调兴化军入铜撤换漳军,并允许家属随军,以保军心长期稳定。

继续阅读“铜山古城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