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山十八景”探原(五)“九仙石室弹歌唱”

作者:林定泗

        铜山十八景的第五景,是“九仙石室弹歌唱”。

  我觉得应该先谈“九仙”,再谈“石室”,后说“弹歌唱”。先说“九仙”。所谓“九仙”,即九仙山。在铜陵古城西边,即华福九店背后的小山。此山虽海拔仅52米,然山不在高,有势则壮。乡贤明大学士黄道周在《铜山石室记》就赞道:“(九仙山)东赴如鹏,左舒右昂……是虽数十仞,具千仞之势矣!”就是说,九仙山的山势向东倾斜就像鹏鸟一样,左边舒缓而右边高高昂着。所以,这座山虽然不高,却具有千仞的山势了。倘若你是站在铜山内海的船上望此山,就会见到它雄据一方,巍然突兀,令人仰慕。相传,少年时候的黄道周,因爱此山,经常手捧经书就读于此地石室,不知是否因此才有少室山之名,这就不得而知了。

  明青以来,吟咏九仙石室的诗歌很多,著名的有明大学士林釬《题铜山石室》。诗云:“洞门六六锁烟霞,碧水丹山第一家。深夜寒泉流出月,晓天清露滴松花。”九仙山为历代军人所看中,亲切地它水寨大山,因为它原本是明朝初年的海军水寨;为文人所仰慕,叫它少室山,据说少年时期的黄道周,曾在此攻读;为僧人所觑觎,因为当年九鲤湖仙公的神灵分香祭祀此山的岩洞,僧人们于怀古之余,叫它九仙山;为本地百姓所乐往,羡仙之余,叫它九仙顶;为各地香客所青睐,但见观音端坐山中庙宇,便称此山为观音山。

继续阅读““铜山十八景”探原(五)“九仙石室弹歌唱””

“铜山十八景”探原(四)“梁山倒影日月明”

作者:林定泗

        铜山十八景的第四景,是“梁山倒影日月明”。

        梁山倒影,也作“梁岳拥翠”。所谓“梁山”,并非因梁孝王得名的山东梁山,而是漳浦县属的梁山,也称梁岳。此山地处东山之北,海拔791米。如果从铜陵的高处望去,但见它从海面突兀高耸,气势磅礴,巍然屹立,其群峰插天,令人惊悚。乡贤黄道周,就曾在其遗作里,多次充满激情赞美它。

  前清陈振澡先生《梁山镇岳》诗曰:“梁岳横西北,登台快此山。列屏共倚坐,标帜障闽关。碧海欲沉翠,玄云独挂闲。礌礌峰九十,乘与任吾攀。”诗歌的意思是:梁山横在铜山的西北面,我登上台阶,为看到这样壮美的山而感到痛快。但见梁山就如排列的围屏相互倚靠着,如一面军旗成为闽海的屏障。碧绿的大海就像要把翠绿的梁山沉入水中;深深的云彩孤零零的挂在梁山之间,显得那么悠闲自在。山中众多的大石,正好借助它任我攀援。礌:古代作战时从高处往下推以打击敌人的大块石头。陈先生所登的“台”,我想应该是文公祠的台阶。若要说“倒影”,我以为前提应该是风平浪静的大晴天,否则,就无所谓倒影。要说梁山倒影,应该先说观察点。我以为应该在铜陵的文公祠处最为合适。一则先人们都肯定是在这个地方观赏,二则这里既是铜陵古城的高处,又正面对梁山,没有比它更好的观察点。居高远眺,浩淼的东山内海,梁山危危横亘于海面。为了观赏梁山倒影,我曾经在晴空万里的初秋清晨,来到文公祠。尽管我与对面的梁山相距有十几公里,但是,看上去就好象近在咫尺。此时,一丝风儿也没有。

继续阅读““铜山十八景”探原(四)“梁山倒影日月明””

“铜山十八景”探原(三)“虎崆滴玉龙泉清”

作者:林定泗

        铜山十八景的第三景是“虎崆滴玉龙泉清”。

  所谓虎崆滴玉,据清人陈振澡所撰《铜山志》云:“(在东门外)水涯有石洞。可坐十余人,泉从半壁出,清甘异常,前对塔屿,游者必问:‘潮退与否?’此一胜也。”又该书另一处云:“在城东门外水涯上,自上而下有数丈之高,泉从半壁石罅中流出,甚极甘冽,其洞清幽绝俗,别有一(洞?)天,游客到处,无不称羡叹赏,其往返又必问:‘潮退与否?’此一胜也。”民国《东山县志》云:(虎崆滴玉)“在城东门外水涯。有石洞可坐三十余人,泉从半壁石罅中流出,水极甘冽,为东山名胜之一。文三俊(明代乡人)诗:‘峭壁层层古,虚中一脉流;涛鸣闻啸虎,石裂走神虬;气象吞蛟国,风光幻蜃楼;此中开璞玉,滴沥数千秋。’光绪间有林太史二有(诏安人,名壬)镌‘灵液’二字于石,并书其事,其文云:‘品泉虎崆,列席沙碛,座殊湫湿,因与陈君之麟平凹凸、辇异石,高者卓之,下者几之,铜铫竹炉位置妥帖。沈君镜銮、瑞舟皆曰善。光绪丁亥年初夏二有林壬记。’”又云:“虎窟泉”条目,其文字:“即虎崆滴玉,在外水涯。有石洞可坐三十余人,夏月可避暑。泉从石壁流出,味极甘美。相传昔有虎踞洞,故名。”

  虎崆滴玉堪称美景,不管是从它外在的景观,还是它所隐含的内在气质,都是如此。

继续阅读““铜山十八景”探原(三)“虎崆滴玉龙泉清””

“铜山十八景”探原(二)“文公座上看天池”

作者:林定泗

        铜山十八景的第二景是“文公座上看天池”。

  所谓“文公”,即朱文公朱熹。明嘉靖五年(1526)巡海道蔡公潮在铜陵城古嵝山上建文公祠,祭祀朱文公,因此得名文公祠,也叫朱子祠。清朝乡人陈振澡所撰《铜山志》云:“(文公祠)府志(即《漳州府志》)名曰:‘南溟书院’,明嘉靖五年(1526)巡海道蔡公潮建,奉旨祀典,(?)迁毁坏,至国朝康熙三十六年(1697)浦邑主陈公汝咸与乡绅唐朝彝同重建,特配乡先贤忠端公黄石斋先生神位,迨道光十年(1830)閤(同阖)铜士庶等重修,此祠地先正乡贤进食林五云先生送建。《铜山志》在另一处又云:“朱文公祠,在城内暸高山上,明嘉靖五年巡海道蔡公潮观风至此,后生员游鸿翀等请建祠塑像祀典……岁以春秋仲月次丁日,所(指铜山所)官致祭。”文公祠所在的山,名古嵝山,或叫暸高山。这两个名字,今天知晓的人不多,尤其是后者。可是你别看这高不上百米又不知晓的小山,却如古人之所言:山不在高。关键在其作用,在其人文的内涵。

  从军事上讲,这座山矗立与东山内海的入海口,俯瞰东山港,扼内海与外海之要冲,地理形势十分险要,军事作用也因之十分重要。当年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船队、施琅将军攻打台湾的船队,都集结于山下的西门澳,及至历代海防之哨船、快船,到抗战时期中国军队和日本军舰,都视之为军事要地。

  从人文内涵上讲,从铜山古城建成以来,无数文人墨客,来到此山,观沧海,视民生,联系自己的宦海浮沉,往往感慨万千而留下墨迹——单看文公祠附近的“天开文运”、“学海文澜”、“与造物游”“天临海境”等摩崖石刻,就可见一斑。

继续阅读““铜山十八景”探原(二)“文公座上看天池””

“铜山十八景”探原(一)“仙脚独步腾云汉”

作者:林定泗

        关于“仙脚独步”。这里的仙脚,即仙脚蹄,也叫仙脚印。据《东山县志》载:“仙脚蹄位于风动石南面钓鳌台巨石顶端中央,形似脚印,长0.8米,脚印前部宽0.15米,后部宽0.08米。脚印外围呈圆状,深0.1米~0.3米,称‘仙脚桶’。”为何叫“仙脚独步”呢?

  大约古人以为仙人法力无边,力大无穷,自然一步一个脚印。所以在这巨石上,仙人一脚踩下,即便是坚硬的石头,也会留下痕迹。因为只有一个脚印,所以就“独步”了。而“腾云汉”又是怎么回事呢?从字面解释,腾,就是腾飞。云汉,千万不要望文生义,以为是云中的汉子,其实是天河,银河;或者是指高空。我以为这里应该为高空更恰切。

  从民俗(民俗地理)的角度看,仙脚印作为十八景之一景,当之无愧。相传古时有一得道仙人,在此蹬脚,飞向高天;也有人说当年沉东京,浮南澳,天机泄露,一得道之人以为铜山必沉,在此飞天逃难——两种说法,都离不开从这里飞天的意思。因此说,从民俗地理的角度看,把这里作为一景,“含金量”是够高了。

  从历史的角度看,仙脚印最为十八景之一,也是合理的。

继续阅读““铜山十八景”探原(一)“仙脚独步腾云汉””